🌼 農曆四月初四,恭迎文殊菩薩聖誕 🌼
值此殊勝吉日,誦唸文殊菩薩心咒,得智慧增長,業障消除,煩惱盡滅。願文殊菩薩以智慧之劍為我們開啟慧門,照見本心,行於光明正道。
《文殊菩薩心咒》
梵文:ओं अ र प च न धीः
梵音: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
漢譯:唵 阿 喇 巴 札 那 諦
淺譯
(參考唐代不空大師翻譯)
Oṃ (ओं)
象徵:宇宙的本源,代表智慧的總體與一切法的無二性。
解釋:起始語,喚醒智慧本源,連接修行者與法界。
A (अ)
象徵:無生。
解釋:一切法本來無生無滅,是智慧的根源。此字代表修行者應觀察諸法的本性,遠離執著。
Ra (र)
象徵:清淨無染。
解釋:表示所有事物的本質清淨無垢,能幫助修行者從煩惱中解脫。
Pa (प)
象徵:第一義諦(最高真理)。
解釋:指出諸法的真相超越世俗認知,無法以語言或概念完全描述。
Ca (च)
象徵:無行。
解釋:一切現象的本性是無為的,修行者應遠離造作與執著,安住於法性。
Na (न)
象徵:無自性。
解釋:一切法沒有固定的本質或自性,修行者應體悟諸法如幻如化。
Dhīḥ (धीः)
象徵:智慧的圓滿。
解釋:結尾語,文殊菩薩的種子字,代表般若智慧的究竟成就,能啟發修行者的無礙辯才與覺悟。
整體概念
Oṃ 是一切法的開始,代表宇宙的根本智慧。
a ra pa ca na 是核心音節,是智慧的五種面向,涵蓋了智慧的發起、清淨、超越、圓融與空性。
Dhīḥ 是智慧的究竟,是文殊菩薩的核心本質,象徵智慧的具體顯現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經咒介紹
文殊菩薩,智慧的光明之王,被譽為「大智文殊」,是佛教中智慧的象徵與般若的化身。祂乘騎威猛青獅,代表無懼的智慧威德;右手持金剛利劍,斬破迷妄與執著;左手托梵夾,承載無盡妙法與真理
文殊菩薩心咒,也稱為文殊菩薩咒、文殊菩薩五字咒、文殊菩薩五字真言。「अ र प च न」(a ra pa ca na)被譽為智慧的五音真髓,含攝無生法忍、性空無礙、如實不虛、遠離造作與究竟清淨等般若核心。每一聲誦念,都是對自性慧光的喚醒,是令心念澄澈、觀照萬有的契機。
記載於多部古代經典,包括唐代不空所譯的《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》與《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》,以及元代釋智所譯的《聖妙吉祥真實名經》。也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》前五個字。這些經典詳述了文殊五字真言的殊勝功德,僅需誦念一遍,便可圓滿修持般若智慧,通達一切法義。
文殊菩薩不僅是佛經中的聖者,更是你我內心本具之慧光。在迷茫與疑懼中,祂如破曉晨星,穿越無明長夜,引領眾生回歸自性本明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持誦的好處
增長智慧
迅速開啟內在智慧,明辨世俗與勝義真理,成就無礙辯才。
消除障礙
滅除煩惱與無明,斷除執著與迷惘,讓心靈回歸清淨本然。
福慧雙增
積累廣大福德與智慧資糧,為修行道路奠定堅實基礎。
助益眾生
不僅自身得益,還可回向眾生,助其離苦得樂,早登智慧彼岸。
感應加持
誦持咒語至虔至誠,文殊菩薩將現前加持,助修行者快速圓滿所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影片說明:
1.由三首溫和版歌曲循環1小時。
2.影片版本使用梵音唱誦。
3.參考來源:
《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》,唐(A.D. 746-774)‧不空奉召 譯。大正藏。
《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》,唐(A.D. 746-774)‧不空奉召 譯。大正藏。
《梵漢咒語大講堂》,林光明教授。嘉豐出版社。
#佛經音樂 #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#文殊菩薩五字真言 #妙吉祥 #曼殊室利 #文殊菩薩五字咒 #佛教歌曲 #文殊菩薩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