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群校友講座 人生馬拉松:沈祖堯 ── 生死美學 (書目:Being Mortal: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) 【2016博群書節】

博群校友講座 人生馬拉松:沈祖堯 ── 生死美學 (書目:Being Mortal: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) 【2016博群書節】

415.188 Lượt nghe
博群校友講座 人生馬拉松:沈祖堯 ── 生死美學 (書目:Being Mortal: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) 【2016博群書節】
更新:新增中文字幕(2021 年 6 月 11 日) 2016博群書節 ── 打書釘 博群校友講座 人生馬拉松:沈祖堯校長-生死美學 生死美學 身體是生命的載體,也是死亡的見證。 醫學科技日新月異,人類壽命得以延長,可卻並非所有疾病都能根治。生存,對某些病者而言,或許只是痛苦的延伸。可是,如果每個人都是「向著死亡的存在」,死亡是無法脫離的生命元素,那麼死亡會否成全了生命的美?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、世界知名的腸胃研究權威沈祖堯教授,多次陪伴病者與疾病搏鬥,亦在二零零三年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,見證香港成為疫埠時城市的無力感。他自身的經歷,與醫生作家Atul Gawande的經驗遙遙呼應。 《Being Mortal: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》是Atul Gawande回顧行醫多年的見聞所寫成,一部關於生與死的反思錄。 當盡見生命的脆弱,我們所擁有的是甚麼,值得擁抱的又是甚麼? 講者:沈祖堯教授 日期:2016年3月19日(星期六) 時間:下午3時至5時 地點: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 講者簡介 沈祖堯教授,香港中文大學校長,著名學者及醫生。沈教授為腸胃研究權威,各項研究成果,為全球腸胃科的治療潰瘍方法帶來深遠影響。二零零三年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,沈祖堯教授積極參與抗疫工作,被《時代》週刊譽為當年的「亞洲英雄」。 除了醫學,沈教授閒時亦會參與書法、寫作及閱讀,他曾撰寫《不一樣的天空》及《灌溉心靈的半杯水》,亦於開學禮勉勵同學要「每個月讀一本書,一本與你的主修科目無關、與你的專業無關的書」,鼓勵同學多閱讀,開闊自己的眼光。 更多博群大講堂活動資訊: http://www.icare.cuhk.edu.hk/university-lecture-on-civility 博群計劃活動資訊: http://www.icare.cuhk.edu.hk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