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8日  林毅夫北大最新演讲:中国经济奇迹的底层逻辑与未来挑战(完整版)| 中美博弈 | 新质生产力 | 解读中国经济

4月28日 林毅夫北大最新演讲:中国经济奇迹的底层逻辑与未来挑战(完整版)| 中美博弈 | 新质生产力 | 解读中国经济

54.525 Lượt nghe
4月28日 林毅夫北大最新演讲:中国经济奇迹的底层逻辑与未来挑战(完整版)| 中美博弈 | 新质生产力 | 解读中国经济
在本期备受瞩目的讲座中,著名经济学家、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、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 教授,围绕其畅销经典《解读中国经济》最新版,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历史、洞悉当下、远瞻未来的思想盛宴。 面对全球不确定性加剧、国内经济挑战与“中国崩溃论”此起彼伏的复杂局面,林毅夫老师以其一贯的深刻洞察和严谨逻辑,系统解答了三大核心问题: 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何在? 根本原因: 深入剖析“后来者优势”理论,阐释为何中国在改革开放后,通过遵循“比较优势”战略,实现了人类经济史上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。 历史对比: 对比改革开放前“重工业优先”战略的困境,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“进口替代”战略的普遍失败,揭示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有效性。 为何“中国崩溃论”阴魂不散? 理论冲突: 揭示西方主流经济学(华盛顿共识/新自由主义)与中国“渐进式、双轨制”改革模式的根本分歧,解释为何主流理论难以理解甚至预测中国的成功。 实践反差: 对比采用“休克疗法”转型国家普遍遭遇的经济崩溃、社会动荡,反证中国模式在维持稳定与促进发展上的双重优势。 未来前景:挑战重重还是潜力无限? 增长潜力测算: 基于与发达国家(美、德、日、韩)历史可比阶段的人均GDP差距,林毅夫大胆推断:中国到2035年仍有年均8%的增长潜力,实际可实现5%-6%;2036-2049年有6%潜力,实际可实现3%-4%。 直面核心挑战: 人口老龄化: 为何说老龄化不影响人均GDP增长潜力?教育水平提升如何对冲劳动力数量下降? 中美科技战“卡脖子”: 美国能否真正扼杀中国发展?林毅夫为何认为影响有限?详解中国在人才、国内大市场、完整产业链配套及“新型举国体制”方面的独特优势。第四次工业革命(AI、大数据)对中国意味着什么? 贸易战冲击: 如何看待贸易战对GDP的实际影响?为何林毅夫比国际机构更乐观?详解中国巨大的政策空间(货币、财政)和内需潜力(出口转内销、消费升级、以旧换新)。 “新质生产力”解读: 如何理解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内涵?为何要强调“因地制宜”?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、未来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?需要怎样的“新型生产关系”(金融、制度)来匹配? 消费与投资: 驳斥“消费驱动增长”论,强调可持续消费增长必须以收入增长为前提,而收入增长源于生产力提高,最终落脚点仍是基于比较优势的有效投资。 本期讲座不仅是对《解读中国经济》一书思想精髓的凝练,更是林毅夫老师三十年观察、研究中国经济的智慧结晶。无论您是关心中国宏观走向的投资者、企业家,还是对经济学理论感兴趣的学生、研究者,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发。 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: 林毅夫亲述《解读中国经济》的写作缘起与迭代历程。 对“比较优势”与“后来者优势”的经典阐释。 犀利剖析“中国崩溃论”背后的理论误区。 对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硬核预测与论证。 关于人口、中美关系、新质生产力、消费等热点问题的独到见解。 现场精彩问答互动。 立即观看,跟随林毅夫老师的深邃思考,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! #林毅夫 #中国经济 #解读中国经济 #新结构经济学 #经济增长 #中美关系 #贸易战 #科技战 #新质生产力 #后来者优势 #比较优势 #中国模式 #北大国发院 #宏观经济 #经济学